感性工學在綠色產品創新設計之應用研究
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 研究生 梅宜冬
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 副教授 杜瑞澤
工業革命之後,科技發展讓人體驗到了新奇與便利,卻也同時讓人步入科技與環保的衝突中。綠色產品開發者對於綠色產品的考量往往只停留在設計與製造階段,未能妥善顧及市場及消費上的實際需求,導致綠色產品在快速消費性的時代顯得適應不良,而在市場上迅速消失。不論現代或是未來,人的消費已經掌控產品生命週期及所有環保問題的主要關鍵。
文中提到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的根本區別,在於綠色設計構思階段強調降低能源消耗、易於組裝拆卸使產品或材料能再生使用以減緩對自然環境及生態平衡的破壞,強調產品的性能和成本的考量均列入同等的重要設計指標,確保綠色產品開發生產後能夠為市場大眾所接受。但許多綠色產品僅止於綠色產品,因此與市場其他類似性質商品競爭時,就不見得能勝出。
如何讓綠色產品受到青睞,需要靠我們來實踐,從了解消費者對綠色的看法,針對其對綠色的感性特質進行綠色產品創新設計。
如果要實行,必須了解綠色產品本身的印象或是對於綠色產品的感性需求,從消費者感性層面的喜好、感覺等客觀的因素來訂定設計方針,並有系統的做感性分類、分析研究,依據所分析結論對綠色產品提出感性的設計規範,且執行綠色產品創新設計。
之前看過一本「瑞士設計」一書當中,尼可拉斯‧拉蒙設計的椅子是運用新開發Eternit(木材與紙漿的混合體)所製成的Scrape Table是尼可拉斯於07年創作,只運用裁剪與摺疊技巧製成,令我印象深刻,如果水泥或紙漿用在畢業製作上面的話,也許可呈現出不同以往的新面象。
參考文獻
1. 長町三生,1997,五版,日本東京p.76
2. 黃崇彬,1998,日本感性工學發展現代化及其在遠隔控制介面設計上應用的可能性p.17-26
3. 長町三生,1997,感性工學委員會,日本p93-99
4. 藤敬著 李秀敏譯,1995,感覺行銷,中國生命力出版p98
5. 官政能,1995,產品物徑,藝術家出版社p77-86
6. 許艷森,1998,綠色設計管理模式之研究,大葉大學設計所碩士論文
橘子
回覆刪除這篇寫法 比較像是原文敘述方式
請你參考 蘇嘴嘴 & 活跳瑜 兩人的寫法 重新報告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