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論文心得-應用文化元素之產品設計手法探討

應用文化元素之產品設計手法探討

指導教授張文智 研究生劉建欣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設計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以文化做為特點的創新設計意識逐漸在台灣設計業上盛開出茂密的枝枒,利用文化元素應用設計概念上之作品數量也有不斷在增加,本論文說到大部分文創設計的靈感來源是借由我們東方人所處的文化背景、生活中的體驗等等….

文化商品顧名思義就是依照文化特性所衍生的商品,其文章內容中對文化與設計做出深入的討論,其說到文化包含的範圍廣闊,而近幾年設計界盛行以文化特色去設計產品,因為文化反映該地區人民之生活型態,可傳達其文化及民族性。

在文化產品的設計中,「色彩」、「造型」兩項文化元素為最廣泛應用於外觀設計上,也是最能提升其產品的文化元素,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運用設計將其文化元素尋求新的現代面孔。就造型來說又可分為1型態:是最開始的視覺特徵,它的形狀一定有其背景2色彩:色彩是一種富於象徵性的媒介,意隨流行趨勢而改變3材質感:通常指物體表面的感覺,屬於視覺與觸覺的範疇。我們在設計文化產品前應做好萬全的準備,例如,對文化的表徵及含意加以調查,再運用各種發想方法與設計手法,透過設計適切的把文化訊息表達在產品上。論文中也對文化產品的資料做了充分的收集與文化意義、外表形式、內部意涵等…..分析。

希望藉由這篇論文啟發我在此次作品中的一些想法,將我們台灣的文化內涵融入此次設計作品當中,就如同上述所說,可在「色彩」與「造型」兩大塊部分多做琢磨,如何才能表現出台灣人的台灣味,傳達其台灣民族的文化性。

參考文獻

1.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2.邱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藝風堂出版社,台北,第46-78頁。

3.光寶科技,20052005 Lite-on award 作品集,頁20、頁30、頁35、頁43

4.光寶科技,20062006 Lite-on award 作品集,頁40

5.林淙宏,1999,造型設計藝術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6.林淙宏,2001,設計倫理與價值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7.技嘉科技,2006 2006 G-Design作品集,頁40

8.王月青,2001,影響產品價值感之造型元素討論,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9.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 文化產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第五期第二卷。

10.范曉惠,2003,將意象轉化製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郭文宗,1987,產品設計之文化元素探討,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2.陳國政,2004,台灣博物館支賣店生態與文化商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官政能,2003,中華設計文化的復興文化設計與設計展望,廣州,2003海峽兩岸工業設計研討會。

14.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意風堂出版社台北。

15.張建國,2003,產品意轉換造型設計語言之模式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蔡子瑋,1994,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土性意象為例,成功大學工業工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蔡致偉,2005,文化器物之形與態的設計應用,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鄭洪,2004,台灣原住民文化應用產品設計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頁23

1 則留言:

  1. 林小慧 這篇也是一樣 比較偏向是原文的敘述
    讀書心得不是寫的 要懂得「解構」文章
    看看別人如何建構一篇論文的同時
    也學習別人如何建構一項研究的步驟
    這才是我們讀論文的重點
    請參考 蘇嘴嘴&活跳瑜 兩人的報告 重新寫一篇
    謝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