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論文心得:台灣木製家具產業設計策略之研究

碩士論文:台灣木製家具產業設計策略之研究
研究生:王靜亭  指導教授:何明泉、陳國祥

這個研究案整體來講,是研究當代各相關公司對木製家具產品在進行設計與行銷兩個部份的考量,分別含有什麼相同的因素與不同的策略來搶攻台灣家具市場,擄獲消費者的心。

此研究研究方法,是先制定收集家具產業的設計目的來作為他們研究的範圍,從每個不同的公司所定下的產品方向或著是產品形象作為研究資料來作為分析項目,等到資料蒐集齊全再去公司進行實地訪談,最後從訪談的結果來由這個研究生自己篩選優良公司的經營策略。

他的研究方法分別以「個案研究法」、「實地參與觀察法」兩個方法進行研究。

1)個案研究法的優點為-無法取得大量的樣本時,還是可以根據單一的資料進行研究報告,也能
 深入的探討而非僅是表面資料。缺點則是當深入接觸後有可能會造成無法客觀面對受訪者,而
 造成資料有偏頗。
2)實地參與觀察法的優點為-可以對所收集資料做客觀分析,也較有組織性。

在進行實地觀察後,總結出四點在木製家具所面臨的逆境下,被各家產業所重視的解決方法:

1)多樣化策略:為提供消費者的需求,畢需要有系列性商品,以及「材質多樣化」、「產品多樣
 化」、「服務多樣化」三種特性。性質多樣化意指降低實木家具實木使用量,改為生物纖維廢
 料回收利用之製品替代,響應以環保材質製作。產品多樣化指的是單一產品同時擁有多項功能,例如能當作梯子的椅子等等。服務多樣化則是利用專業技能提供顧客更多的服務功能,例如IKEA提供顧客的選購單,讓公司人員能幫你打造想要的居家風格。

2)魅力形象策略:讓公司品牌創造企業價值,提昇品牌精緻度,打造顧客品牌認知。

3)科計化策略引進新型科技技術,將纖維廢料等廢材結合轉變為新型膠合劑,或提昇木材對
 潮濕及防火程度。

4)製程技術創新策略:早期許多產業都是以人做代工,但現在則改以機械較多,為的是減少工
 時,提昇品質或產值。

綜觀以上此研究案總結出來的特點,讓我覺得,時代在變化真的非常迅速,此為民國91年的碩士論文,在當時或許木製家具需要配合那個時代的需求,但在現在,整體都是實木製程家具才更顯產品的珍貴,而且現在要提昇公司魅力形象,靠的是精緻的設計感與非量產,所以為了量產的機械化制度反而不能體顯出產品的珍貴,在現代也非常重視工匠的手工質感。所以做設計的,真的要能察覺市場的趨勢,因為真的轉變的太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