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教授:張文智 研究生:劉建欣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設計研究所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一月
本篇論文旨在,研究近幾年觀察以文化元素應用於產品設計之量產產品數目增多。並舉例說明在許多設計競賽中,應用文化概念的作品數量也逐漸增加。論文中探討文化產品設計時所使用的文化元素對於文化性產品的造型影響是否適切等….問題,並做出深入的討論,於之後的章節中收集分析大量以中國或東方文化特色做為商品販售的案例分析。
文章一開始說到,現在的設計似乎慢慢偏向與文化產品做結合,在台灣也常有廠商與傳統工藝合作,作者舉例如:2005年獲得亞洲設計大獎的天圓地方國宴餐具組。第二章文獻探討目標著重於深入分析文化的定義、內涵為何,當文化附著於產品上時,是否就能增加其價值,而文化產品能反映出民族之文化,可透過造型、色彩、材質等…將文化概念適切的加入設計中,論文中作者也對之前所說的,文化元素對於文化性產品之造型的影響是否適切中的「造型」兩字,再做出明確的定義、要素、設計方法等…論文的後段對所論述的議題做出廣泛的資料收集、分類、分析,並將文化產品分為三大類量產產品、概念生活產品、概念電子產品。
次研究案雖然有很多地方我不了解,由其是最後的交叉比對分析部分,但此研究案在如何定義一項東西,我認為做得很有說服力,作者找了很多案例以證明自己的論述或觀點,資料收集與分析的部分也利用表格,清楚明白,做得非常詳細,讓讀者一目了然,這些都是我在之後的畢製企畫書中該多學習的地方。
參考文獻
1.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藝風堂出版社,台北。
2.邱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藝風堂出版社,台北,第46-78頁。
3.光寶科技,2005,2005 Lite-on award 作品集,頁20、頁30、頁35、頁43。
4.光寶科技,2006,2006 Lite-on award 作品集,頁40。
5.林淙宏,1999,造型設計藝術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6.林淙宏,2001,設計倫理與價值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7.技嘉科技,2006, 2006 G-Design作品集,頁40。
8.王月青,2001,影響產品價值感之造型元素討論,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9.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1996, 文化產品開發設計之構思設計學報,第五期第二卷。
10.范曉惠,2003,將意象轉化製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郭文宗,1987,產品設計之文化元素探討,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12.陳國政,2004,台灣博物館支賣店生態與文化商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13.官政能,2003,中華設計文化的復興文化設計與設計展望廣州,2003海峽兩岸工業設計研討會。
14.小林重順,1991,《造形構成心理》意風堂出版社,台北。
15.張建國,2003,產品意轉換造型設計語言之模式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蔡子瑋,1994,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土性意象為例,成功大學工業工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7.蔡致偉,2005,文化器物之形與態的設計應用,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18.鄭洪,2004,台灣原住民文化應用產品設計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頁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