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室內照明之光與熱心裡反應研究 心得

研究生:    賴少甄
論文名稱:室內照明之光與熱心裡反應研究
指導教授:張謙允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原大學
系所名稱:室內設計學系

此研究案以室內照明為主,因此其內容內容不止光線本身,亦提出了任一廠所
可見的光環境變化來分析,並且排除垂直面輝度及色彩與風格之主觀影響。以
水平照度、室溫、及光源色溫三項不同組合來做研究。了解各組合會產生的不
同舒適度、接受度與偏好。

研究係利用調光器即可升降天花板高度上的燈具提供三種照度。溫度則使用中
央空調調整。綜合搭配起來模擬18種均勻照明之光環境,供受測者實地體驗,
再填寫與一問卷反應心裡感受。

研究背景探討:
從目前所看過的研究報告中看來,實際上,任何一種照明形式都有其複雜的
照明品質變數,只是牽涉到人們心裡反應調查時,大多回歸到僅有光源色溫與
照度二者上。因此設計者多半謹守一個原則:「光源色溫、照度高低變化及組
成,不但影響人的視覺偏好,進而影響空間的氛圍。且在不同照度的環境下,
使用不同色音的光源,才能獲得舒適的照明效果。」(李碩重,1993:172)但是
,這些多半沒有討論室內條件,如下圖,選擇500-2000 lux照度時,皆可在舒
適範圍內使用4000K色溫的光源。但是否如此,研究有更深入的探討。





研究方法探討:
研究先大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手心進行文獻整理及分析,主要目的是先
了解照明影響因子對人體心裡及生理反應評估的方法及系統。了解現況相關研
究,再進行實驗設備及環境佈置。第二階段為人因工程調查之前測、實測、及
資料分析。以上是他對研究流程架構的簡述,不過我認為他的架構表部分表現
的比較清楚。附上圖讓大家參考。

範圍部分和一般研究案相當,接排除了日照影響因子,以充分掌握倚賴人工光
源之照明。排除空間空間形式、家具形式、氛圍、照明形式、光源形式、及燈
具形式等可能影響人們心裡反應的他種變數。已完成初步、基礎人因工程研究。

文獻探討:
這部分研究以人工照明與心理及生理反應為方向整理,並分成兩大部分,一個
是國內研究、一是國外研究。國內研究的部分主要也以過去曾發表過的論文為
主,提出的資料和目前我們對光源的認知頗相符。只是近一步的將數據提出,
使之更可信。至於在國外文獻探討的部分倒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研究中以照
明形式的組合尋找到的相關資料,其中wrught探討辦公室照明品質研究,安排
四個辦公室位置,分別以不同角度面對牆壁,加上利用具有上照和下照投光功
能的調光器組合成八種環境。根據此實驗發現西方人其實較重視辦公室能有靠
窗的日光照射及戶外景觀。也因日照輔助,更節省能源。以及有天花板的懸吊
式螢光燈,以減少炫光、電腦螢幕反光等。另外,閱讀國外文獻研究亦可從中
發現各民族對燈光的偏好其實也有所差異。影響包刮了燈光下的膚色、商品色
彩、環境溫度等都是。



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的重要性在於實驗能否忠實的呈現研究所需資料,本研究的實驗方法
依其主題先評估好實驗環境,從環境溫度、測試配置圖、使用燈具表格、及研
究限制說明表,和最後受測者所做的問卷。依照順序排列清楚。
 其中「視覺形容語意的建立」我認為很值得參考,主要在於製作問卷的精準度
 。研究生以情緒狀態語意差異量表(李厚強,2002)、情緒還狀體模式等所使用
的心理語彙。根據國內外相關研究形容語意中,對照明光源及心裡感受形容語
意作出整理。 在根據研究目的,將與本研究核心最貼切的辭彙分成四個部分歸
納出來。在做出問卷。
設計的精準有助於資料分析的方便以及精確度。在論文後面的資料分析便可
看出。研究生以四個面向作出表格語分析:視知覺面向、情緒面向、偏好面
向、溫熱感面向。

結論建議:
藉由四個面向的表格及分析,分別整理出各個面向所實驗出來的重點,在將
四種不同的面向統合作出結語與建議。研究歸納出人們對於3000K色溫光線
存有相當明確的好感,可說不管採用何種語意形容詞,都呈現出與6500K光
線的強烈對比。相對6500K的色光而言,除了提振精神等較具刺激需求的場
合需要外,較不討好;在溫度探討上:在低溫及正常室溫下,3000K色溫的
光線給人溫暖的感覺、6500K則給人涼爽的感覺。在高室溫下,這種感覺則
會消失。依據研究的表格與分析,此研究案結果及研究方法都值得我們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