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設計生活營,像冬天洗冷水澡一樣,感觸良多
來一篇心得大家參考參考。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7月7號開始,參加了為期四天的六堆生活創意營。原本以為是個單純學術性
學習營,直到開幕是結束以後,赫然發現是個完全實戰的營隊,當下唯一的
想法就是乖乖的把期末的心情再拿出來用。接下來的四天恐怕沒有開玩笑的
餘地。
我被分配到的組別是高樹地區的「綠元氣產業交流促進會」,負責高樹地區
大陸關等的形象設計。一個單位總共四個組員負責,再由四個組員中分成兩
小隊。我跟嚕比在一個非常巧合的狀況下皆被配為綠元氣的合作單位。在經
由我們縝密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分頭行動。畢竟同窗三年,難免有盲點無法
突破。所以後來分成了兩小組,我跟嚕比分別與來自剛考上雲林科技大學研
究所、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的同學一組。
第一天下午我們開始跟業主接觸,我們深入高樹鄉,在綠元氣總幹事的帶領
下從歷史開始,我們走訪了大路關石獅,以及看著當地成長的最老的麵店,
與老闆長談他對大陸關這裡的情感。晚上夜宿大津農場。整個高樹帶給我們
的感覺就是濃濃的人情味、以及人與人之間最善良互信的個性。
晚飯後我們在大津農場和總幹事深入討論了地區的風情以及他們希望讓大家
看見怎麼樣的高樹。業主最想推廣的兩大部分是大路關的石獅傳奇,以及用
高樹豐富的物種,推廣生態教育的部分。
深談過後發現,其實當地的生態資源其實很豐富,可惜實在沒有什麼物種是
其他地方沒有的。這讓我們一開始在形象設計上頗為頭痛,後來我們用了葉
子和水源去強調這裡純淨的生活環境,孕育出來的多元物種。在延伸商品更
是難以抉擇。前兩天,我和我的組員,深陷在如何突顯地方特色與生態教育
延伸商品發展的慘霧中。我們的設計品項從杯墊、遊戲卡、筆盒一路到筆筒
,設計一日三變,不斷修改、討論。除了延伸商品外,其他形象的設計也得
不停些的修改。兩天下來幾乎忘記睡眠是什麼。旅館床上擺放的詮釋電腦設
計圖,全不是人。
到了第三天晚上,生態教育延伸商品才終於有了肯定的造型。我深深的體驗
到設計品的醞釀其實充滿了許多時期的陣痛,包刮第一階段開始從無到有,
在發掘產品的方針及目的的時候,在來第二階段是設計雛型所面對的各種不
同的問題和矛盾,第三是接下來是修改後是否得到更好的結果?最後你修改
後的結果是否已經解決所有問題,且符合設計的初衷、功能性的達成?
設計必須不斷的捫心自問,並且想辦法回答自己所有的問題。當自己回答玩
所有問題的時候,事情還沒結束,你要接著想辦法回答其他人給你的疑問,
當你解決這些疑問以後,你的設計品才能算是真的問世。
溝通是人與人之交際的重點之一,這四天我深深的體認這一點。我發現四天
的朝夕相處與合作,是促進友誼與專業交流的最快速度。尤其是原本需要一
段時間完成的產學合作,壓縮到四天完成。其中過程太多細節感受難以一一
形容。
不過有時候我相信,狗急跳牆的力量也是很強的,覺得自己在思考力上一瞬
間躍升了不少。原本其實對自己的最品很沒有信心,因為他的最設計圖終完
成時間是第三天晚上,然後熬夜完成模型。擔心他的力量不夠,不過後來想
了想,其實我們忽略掉了前兩天的修正過程,雖然造型一日三變,但是這都
是一種嘗試,要尋找可能性,就必須要有不斷的嘗試。還好,最後結果還可
以。感謝評審老師的青睞,真的受寵若驚。
最後,我想感謝是必要的,每個指導老師的意見都很寶貴,如果你有認真的
思考老師們拋給你的問題,解決他對作品的幫助是很大的。(這裡默默的特別
感謝一下翁老師,您的意見很給力,我沒有拍馬屁,我的組員表示羨慕……
啊當然這營對中充滿了厚底的老師,大開眼界了…)。感謝所有跟我一起熬夜
的夥伴們,讓我發現”設計”最了不起的精神---患難與共。團隊合作的感覺很好
,原本不熟的人,三天後變的好像老朋友。在短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大的交流
量,我們都成長了,也建立了共患難的友誼。
營對整個過程哀嚎遍野,不過也許是這樣
結束的時候這一切顯得相當有價值。
套一句雷諾瓦的名句作結尾好了:「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共勉~
該去翻談美感了~再會!
大美也浮出水面了!!!大家快出來吧!!
回覆刪除嘿~~大美這篇真是不錯
回覆刪除看來各位都有感受到真正--設計--工作的壓力了
但 這些壓力 也讓各位 瞬間成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