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邊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次參加六堆設計營的心得~
第一次參加設計營真的徹徹底底上了一課,四天三夜一連串的課程讓製作模型和討論修改的時間被壓縮,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要思考出一個具有新意同時又能夠結合傳統文化的創意產品。
被分配到竹門簾組別,師傅次範了如何從一整根完整的竹子慢慢剖開、細切、編號、編織,每個步驟我們都細心記下並參與練習。在竹材的準備過程中是完全不能夠帶手套的,因為這樣會失去摩擦力而造成手滑,也正因如此,手上帶傷是常有的事。師傅告訴我們他從小就開始學習剖竹,當時年紀小,心中難免嚮往可以跟一般孩子一起去外頭玩,而長時間的訓練下來,也讓師傅成了家中唯一學會剖竹的傳承人。
扣除剖竹部分,編竹門簾是一項需要耐心和時間的技術,對於初學者來說,花費的時間又更長,因此小組成員們都希望能夠將進度提前,拉長製作的時間。在第一天晚上我們便花了將近6小時討論設計提案,包括欲傳達的理念及製作上的可行度……等,之後吸取了評審老師的意見又做了反反覆覆的修改,甚至推翻重頭。四天的過程中彷彿將腦力和體力發揮到極限,過程中不斷遇到的困難也一次次打擊意志,幸虧組員們都非常團結,或許因為大家都來自類似的科系背景,對於這樣的現象已經習以為常吧!透過此次的小組合作,可以發現到,來自不同領域的學生,對於設計的觀點和切入角度都不同,在本小組中,有兩位同學式來自工業設計科系,在產品的形式上偏好直線和方正,而材質使用上也對水泥、壓克力等較為偏好。在不斷討論的思辯過程中,大家分別提出自己的意見再由別人提出問題點並解決,這樣的過程真的相當有趣,不但可以發現來自其他學校學員在設計時的想法,也可以彼此交流了解到自己所學以外的知識。
指導我們工藝部分的師傅對我們也相當熱情,只要有問題師傅都不藏私的指點我們,不厭其煩陪伴我們一起努力,這也是這次在設計營中學習到非常珍貴的部分。最後一天的成果發表,事實上心中相當清楚我們的構想在創意度上不夠,但礙於時間和組員間抱持觀點的不同,由衷認為我們可以再更好!值得欣慰的是在完整度上有看見成效,不枉費日以繼夜的趕工。很開心在最後活動能夠圓滿落幕,認識了很多的新朋友也見識到了自己的極限,不論獲獎與否這趟過程都相當值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