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企畫簡介
而在共同主題部分「漆‧錫‧地」,以台灣大自然生態為題,主要想以傳統工藝中錫器與漆器的不同特性作主要的表現媒材,而在器型的選擇上,以較能呈現空間感的盒與盤作為表現的方向,依各組員對於生物所生存的「棲息地」提出不同的看法與想法,製作出較為當代、創新的錫藝作品。
第一章 設計動機、目的及重要性
第一節 設計動機
動物棲地,稱為生境、棲息地,意指圍繞一或多個物種種泉所生活的自然環境。棲息地一詞在生態學廣泛被使用。它不只是一物種種族的棲息地,而是指很多物種的聚集,住在同一地方共用一個棲息地。在當代環保意識下,鼓勵節能減碳、綠生活、多種綠色植物等,這些所提倡的事其實就是為了我們與動物們所存在的棲息地而考量,棲息的環境一旦被破壞殆盡,物種也會隨之滅絕。
以此最初的主題作為設計方向,目前都市發展快速且進步的情況下,一般的人們往往只為了工作而忙碌,使得生活充斥著緊張,生活在都市「叢林」的我們,似乎忘記停下腳步關心我們所處環境之外的其他生態與環境到底存在著甚麼樣的植物與生物。
動物棲息的環境也會依照物種本身的不同而存在著各式各項的「空間」中,如:高山、湖泊、沙洲等。而「空間」從廣義且科學的角度來解釋為宇宙中物質實體之外的部分皆稱為空間,而從狹義的方式解釋房間、盒子、盤即為一個空間,因此最後將設計與「空間」的想法作結合,將盒型、盤型物件作為一個類似地域環境,並以錫與漆兩種傳統工藝媒材作為表現手法,並取諧音借意,將想表達物種與環境的關聯以此兩種媒材作表現。
第二節 設計目的
目的以台灣原生特有的動物作為主要的角色,並以錫質地柔軟、容易鑄造、色澤類似銀等特性,參考傳統製作技法,以此為基礎試驗、突破錫材的一些可能性,製作出有別於傳統祭祀錫器的型制造型。製作出帶有生活雅趣的生活工藝器型,表面色彩以漆藝技法作表,探討錫與漆的可能呈顯的色彩與關係,進而使整組器型能達到和諧、有趣的視覺效果。
第二章 設計主題與對策
第一節 設計企劃理念
在生態中,生物往往會因為生存而產生了偽裝與擬態等方式保護自己不被敵人或與其他生物產生共存的方式。擬態:一種生物在形態、行為等特徵上模仿另一種生物從而獲益的現象,例如:外型及氣味長得像螞蟻的蜘蛛,進而可以混進螞蟻的隊伍裡獵食;花螳螂的外型多變,外型像是蝴蝶蘭或花朵般,藉此隱藏自己偷襲獵物達到目的;枯葉蝶的翅膀與枯葉的外型及質感非常相似,可把自己藏起來躲避敵人。偽裝:生物在外型等特徵上模仿外在環境而獲益的生態現象,例如:變色龍變化自身的色彩隱藏於環境之中;竹節蟲偽裝成周遭的樹枝不被發現;寄居蟹把海藻、海葵「種」在自己撿來的貝殼上,讓自己融入環境、不被發現等,這些例子都在說明生物藉助環境的力量來達到獵捕或共生的各種關係。
因此觀察動物或昆蟲與空間互動的關係,以錫質地柔軟、容易施作、色澤似銀但溫潤等特性來製作代表環境的盒與盤型器物,再以漆藝的技法,如:貼蛋殼、各種變塗技法、金蟲蝕等方式,製造出生物們的環境色彩,並將棲息的代表生物施以同樣技法,使生物與盒、盤型物件所營造出的空間達到一種共生、共存的有趣關係。
第二節可能面對限制
可能面對限制:
1.在設計的品項中,運用到錫與漆的搭配,較難以掌握其兩項媒材的結合性。
2.設計的器型未必能依造自行想像成型。
3.欲呈現的技法,可能因製作而失敗。
4.製作時間有限,可能沒辦法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收集相關資料。
5.在設計過程中,可能遇到外在事件的干擾。
提出原則性之解決方法:
1.需安排試作的時間來了解各媒材的特性。
2.需以紙模製作欲表達的造型,再以錫材試作。
3.需反覆試作,並提出解決方案。
3.可能需要結合業界的技術與傳授方能完成。
4.改以圖書資料以及網路資料的形式了解及收集。
5.花費其他安排好的時間來作彌補。
第三章 設計方法與架構流程
第一節 設計方法
1. 資料收集:資料收集又分為文獻圖書資料、田野調查資料、案例分析資料、
網路資訊等四種方式作為資料主要收集方式。先以文獻圖書資料
及網路資訊收集有關棲息地相關資料,再以田野調查方式調查、觀察物種所生存之環境與樣貌及其相關生活方式,並一方面收集其有關錫、漆等各類有關生活器型之設計案例作為之後的設計參考與分析目標,繪製草圖、精稿,接著進入實際製作階段。
2.設計試作與實作:由於本次設計將運用到錫、漆等兩種異媒材,而媒材又有其特性及製作方式,如:錫質地柔軟、附有貴金屬銀之色澤;漆,色彩豐富,可上於各類胎體,但依附著胎體的不同而會有不同的化學變化。因異媒材的特性不同,在實作前將要進行試作,以錫的特性與製作方式,試著發展出一些有趣的器型。試著在錫胎上天然漆,上不同的色漆,直到完成看呈現之效果。嘗試各種漆的技法,作試作試到欲呈現之效果。嘗試新的方式將漆包覆於錫胎中,並以鏤空效果呈現錫與漆兩種不同的質感,接著進入實作階段錫與漆使用工法有所差異。錫的呈現將參考傳統錫藝的各類器型,並依循其傳統工法制作將發展的器型。天然漆將依器型的需要而賦予不同的色調。
3.展覽設計:為展覽的前置規劃,將完整作品拍照,並依作品需要製作展板、特殊擺放的展台空間,並作試展依情況作調整,空間規劃與展覽方式確定,完整畢業設計製作。
第二節 架構流程
整體設計企劃共分第一部分為設計方向其內容說明提出主體與方向後,為此企劃作各種資料上的收集與分析,並依據這些參考資料作草圖的繪至與設計。第二部分為設計工法與工序,依各媒材的不同特性作組合與搭配,為前置的試作,了解搭配的呈現後,即開始依序製作整體器型。第三部分為展覽設計,將製作好的作品作影像紀錄後,開始製作展板、展台等設計,並將最後調整好的結果,呈現於最後的展覽上,完成畢業製作。
不是跟大家說了嗎?? 這裡不是交友社 請不要隨便給你的本名好嗎 板橋阿陽 大家都知道你呀
回覆刪除背景動機寫得不錯,提案名稱也很有連想性,足以吸引人給你時間繼續支持的理由。
尤其是「空間」與「擬態」兩個部份。
但是整篇看完之後,無法讓人跳脫出昆蟲原型的想像,這在後續的創作IDEA Sketchs是要注意的地方。
結果會很兩極,不是「出人意表」,就是「玩不出新花樣」。是個有挑戰性的提案。
阿阿 對喔= =||| 忘記...
回覆刪除嗯嗯@"@ 謝謝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