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籃到搖籃】
為了響應綠色設計及低碳設計等近年設計趨勢中所提倡的新思維,這次分享的讀書心得正式有關低碳生活的智慧與應用。現今的生活不管在食衣住行各方面都離不開設計,設計的產品充次著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大量的產品開發、銷售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對環境所造成的負擔與危害。換而言之,在我們享受設計對生活帶來福利的同時,我們正危害著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就像是自掘墳墓般,有朝一日大自然的資源消耗殆盡,最直接嚐到後果的正是自認為主宰一切的人們。
本書以「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為中心思想,以櫻花樹生生不息的生態循環作為比擬,櫻花樹從盛開花朵到凋零枯萎的這段期間,所有的枯枝、落葉、落花都再度回到土壤成為養分,而後再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相對而言,現代工業設計的目標中,既不考慮維護自然界系統的正常運轉,也並未察覺自然界中複雜、微妙的相互聯繫,今日我們的工業基礎設計思維還是以注重生產產品,講求快速、廉價的送到消費者的手裡,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許多產品危害健康的例子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浮現:產品上有毒物質的含量超標、超標的有毒物質有致癌的可能性、使用特定產品長時間下會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等等,由於人類講求高效率升產、高利潤的方式,導致自然資源不斷枯竭,不僅無法造就安全無虞的生活環境,也埋沒了設計產品可能帶來的附加價值。
因此作者提出了「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思維,我們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已既成事實,我們所要思考並付諸實行的,不再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如何減少資源的浪費、如何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其最好辦法,不是更多的回收,而是更少的生產和處置,讓設計的思維回到源頭去想,如何在一開始的設計就能夠顧及到產品使用的週期具有生生不息的循環利用功能。接下來作者舉了從工業生產到日常生活製造中,可能的設計方法及目標。
透過作者闡述搖籃到搖籃的設計思維,我理解到了若要落實低碳設計,在設計一項產品時,我們不僅需要考慮製造的過程中可能消耗的能源成本,例如去除過度繁複的包裝,可以減少製造時開模所要耗費的能源;物體體積縮小,可以減少運送途中所消耗的空間,亦可增加負載量;設計的產品再利用性及附加價值的提升,若產品面臨汰舊換新,丟棄時因為可被生物分解的材質完全回歸自然不造成負擔;產品需要回收時不一定只能降級為較低等產品,可用作其他高品質產品或是替代品…..等等。若依循此種設計理念,就像作者所提倡的:「東西得以不斷的推陳出新,將舊有的完全回收製造新一帶的產品」,我們所設計的產品同時滿足了消費者的渴望,也顧及到了消費者的健康,更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環境盡的每一分努力,實質上也會回饋到我們自己及千千萬萬個子孫。
您好 感謝您支持從搖籃到搖籃的理念
回覆刪除我們已經在台灣成立辦公室與策略聯盟
協助台灣以及亞洲地區走向搖籃到搖籃之路
這是我們的粉絲專業 需要您的支持與分享
http://www.facebook.com/C2CTaiwan
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