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在找書的時候,這本書的的名字在陳列的選單中引起我的注意,設計
中的設計,相當的耐人尋味,到底什麼是設計中的設計?其實現代社會中
的設計有一些都已經被定型或著了無新意,如何再商品中去製造他們的第
二春?在已被設計完成的商品再去設計。
將習以為常日常用品做為一個未知物,將它變成一種可以再加以設計的產
品,我們生活週遭存在很多經過文化累積而成的物品,但是人卻把它視為
一個理所當然,但也就是因為這些東西與人的五感接觸頻繁,在嘗試以另
一種感覺去面對、呈現,它的新意自然而然會比一個純粹高科技商品給人
的感覺還要大,「RE-DESIGN」就是這樣而誕生。就字面上即為重新設
計的意思,就像第一段提到的替用品再造二春,製造另一種感官的可能性
(也就是情感建築想法),而作者在2000年籌備了 RE-DESIGN 21世紀
日常用品再造展,邀請32位來自日本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共同為週遭物品
進行「再設計」,在歷史上經過千錘百鍊的的成熟設計裡面,加入新的設
計概念。
1、紙管建築師坂茂設計的四角型衛生紙:用來提醒節約不浪費、節省收
納空間的案例。
2、建築師隈研吾的蟑螂屋:改變人對於殺蟑螂的感覺,讓殺蟑屋形式變
為流動性的管子,在管子入口有擦腳處,可以把蟑螂油脂抹去,最後
蟑螂會被這捕蟑器的黏著劑黏住,無法動彈而餓死。
3、照明設計師面出薰的火柴:將最初"火"的概念回歸於大自然,將「自
然、火、人」共同串聯在一起,加強了火柴在日常生活中的象徵意義。
4、產品設計師深澤直人的茶包:透過Affordance理論方式設計,由消費
者下意識的形為去做出發點,將茶包把手顏色設定為紅茶沖泡後的顏
色,再由使用者決定是要泡的濃或淡一點;再來還有木偶形狀的茶包
,在放入與茶包膨脹搖晃時,都有種在操控木偶的感覺。





什麼是Affordance呢?這個詞是心理學家J.J.Gibson發明的,意思是某種現
象的造成與環境的關係的想法,例如「站立」必須在重力與反作用力點(地
面)兩者皆有的情況下才成立;又或著有一些東西一開始並不是被設計出
來放飲料,只是你剛好把飲料放在上面,因為那個東西的高度或平面給予
你好像能放飲料在上面的感覺。
再講到「情感建築想法」,情感建築想法就是設計師會在腦中腦補一個情報
建築,而建材就是經由各種感官得到的刺激去建構的,而這些資訊在收訊者
的腦中就會組合成為「印象」,總之,設計師就是利用這點特性,在作品上
企圖放入這些印象,來去喚醒使用者五感的記憶。
舉例:1998長野奧林匹克開幕、閉幕的節目冊設計,就是以「冬天的奧林匹
克」做為主軸,期待讓前來的貴賓留下美好的印象,讓所有的參觀者都能對
開、閉幕儀式有深刻體會,所以覆蓋了一層「雪」在紙上面,而文字部分則
是凹陷進去的如踩在雪地裡面一樣,當然在來賓摸到這本冊子,腦中與雪接
觸的印象就會浮現,或著這種觸覺與視覺,會建構在他們的記憶裡面,這就
是利用了「情感建構法」特點來去設計的。
這本書講了很多,後面還有一部分我沒有看完,但是感覺非常精采,原研哉
先生讓許多不同領域的設計師以不同的可能性去發揮他們的長才,受益良多
,雖然RE-DESIGN已經是10年前的構想了,但是經過了設計的一個循環後
,在這個時代這個話題依然有它的魅力,也或許低碳的環保趨勢也能架構在
重新設計上面。